免费人成视频x8x8日本,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风险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精 ,久久99国产精品,

歡迎來到昭昭醫(yī)考!

400-10234-66 周一至周日:9:00-21:00

當前位置: 首頁 > 備考資料 > 正文

2021年初級護師考試指導精華-各類引流管護理

2021-02-20

來源:昭昭醫(yī)考

放大 縮小

    25課程精選

  • 25臨床網(wǎng)絡全程班
    請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 25臨床醫(yī)師助力班
    請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 25昭師帶學班
    請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各類引流管的護理:普通引流管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

一.目的:

1.將氣體和液體(消化液、腹腔液、膿液、切口滲出)引流到體外,以減少局部壓力,減少粘連,促進愈合。

2.檢測和治療。

二.用途:

治療推車、治療托盤、血管鉗、別針、一次性袋(瓶)、污物桶、消毒曲托盤(內有消毒紗布,內有鑷子)、5%PVP碘液、棉簽。

三.操作步驟:

1.戴口罩,洗手。

2.將備件放在治療車上,推到患者床邊,向患者解釋。

冬季關閉門窗,將患者置于低臥或平臥位置。

3.檢查傷口,露出引流管,松開針,保暖。

4.檢查無菌引流袋是否密封和過期。打開外包裝,檢查引流袋是否損壞或扭曲,將引流管掛在床沿,然后將引流袋外包裝放在引流管接口下方。

5.擠壓引流管,用血管鉗在引流管末端上方3厘米處注射。

6.引流管連接處用PVP碘棉簽消毒,先以接口為中心,循環(huán)消毒,然后在接口上下縱向消毒2.5 cm。

7.左手取消有毒紗布,將引流管握在關節(jié)處,斷開關節(jié)。

8.用PVP碘拭子對引流管管口進行消毒。

9.連接無菌引流袋,松開血管夾,擠壓引流管,觀察是否通暢,將引流管銷固定在床單上。整理資料,妥善安置患者。

10.嚴格記錄排液量和性質。

四.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引流袋保持在引流位置以下,引流袋每周可更換一次或兩次(引流液有性質,應每天更換顏色)。

2.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期擠壓,避免引流管折疊扭曲。

3.觀察引流液的數(shù)量、性狀、顏色變化,并做好每日記錄。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

4.引流管應正確固定,以防滑脫。當病人活動時,不要拔下引流管。

5.負壓引流瓶的更換方法是一樣的。

胸腔引流管護理技術操作標準

1.目的:排出胸膜腔內的氣體和液體,重建負壓,使肺重新擴張。

2.用途:治療推車、治療托盤、治療巾、消毒水封瓶、2個弧形托盤(一底一蓋)、2個無牙鑷子、3個PVP碘棉球(或3個2%碘、3個75%酒精棉球、1個紗布)、2個血管鉗、外用生理鹽水、開瓶器、膠帶、別針、污物桶3。

操作步驟:

1.戴口罩,洗手。

2.檢查治療室內的消毒日期,打開消毒水封瓶包裝,檢查水封瓶是否損壞,連接是否準確。

3.將外用生理鹽水倒入瓶中,緊緊合上瓶塞,將長玻璃管置于液面下,保持直立,用膠帶在瓶外標出水平面。

4.將備件放在治療車上,推到患者床邊,向患者說明配合情況。

5.正確放置引流瓶,引流瓶與胸腔的距離為60-100cm。

6.檢查傷口,松開針,保溫,擠壓引流管,露出胸腔引流管接口,用兩個血管鉗夾住胸腔引流管近端。

7.接口消毒,引流管連接正確。

8.檢查引流裝置是否正確,松開血管鉗,再次擠壓胸腔引流管,觀察水封瓶內水柱的波動情況。

9.妥善固定患者,整理物品,記錄引流量、顏色、性質。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每天更換水封瓶。

2.在任何情況下,引流瓶都不應高于病人的胸部。

3.避免引流管受壓折疊。保持排水通暢。

4.保持排水系統(tǒng)密封。胸壁傷口應在引流管周圍用凡士林紗布嚴密覆蓋。

如果水封瓶損壞,立即夾住引流管,更換水封瓶。如果水封管在胸腔管持續(xù)排出大量氣體時發(fā)生爆炸,不要夾住胸腔管,立即更換水封瓶,以免發(fā)生氣胸。

5.如果患者呼吸改善,引流管8小時內無氣體排出,引流液少于50毫升,可考慮肺拔管。

6.拔管后,觀察患者是否有氣短、皮下氣腫或氣胸。

7.一次性胸腔引流器的方法和以前一樣,參考說明書。

三腔二囊護理技術操作標準。

目的:

1.吸出胃管內的積液(血液),積聚氣體,減少胃擴張。

2.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壓迫止血。

3.了解胃液的數(shù)量和性質,為臨床判斷疾病和治療提供依據(jù)。

4.用途:治療托盤、治療巾、三腔二囊管、石蠟油、紗布、棉簽、

5.mL注射器、2個血管鉗、沙袋(0.5kg)、膠帶、治療碗內開花水、胃腸減壓裝置、滑輪牽引固定架、繩子、剪刀。

操作步驟:

1.戴口罩,洗手。

2.向患者解釋,獲得配合。

3.標記三腔管的三個腔,用5號氣球給胃和食道里的氣體放氣。0 ml注射器,然后將200 ml氣體注入胃氣囊和150 ml食管氣囊,放入水中觀察氣囊是否漏氣或變形。

4.石蠟油潤滑胃管和雙氣囊,用鼻飼插入胃管的方法插入三腔管(胃管)吸取胃液。胃液抽出來,證明是在胃里。

5.首先向胃氣球內注入200 ml空氣,用夾子夾住胃氣球的開口端,做好標記,向外拉動三腔管,直到有輕微的彈性阻力,然后用膠帶固定三腔管,在管的末端綁上粗繩,用0.5kg沙袋,通過滑輪裝置拉動三腔管,壓住胃底,提起床腳。

6.牽引方向應與鼻唇沿身體縱軸成45度角,然后用注射器向食管球囊內注入150 ml空氣,用夾子夾住食管球囊的開口端,做好標記。

7.胃管腔與胃腸減壓裝置連接,負壓調至8kPa,定時抽吸。

8.整理東西,安置病人。

注意事項:

1.放置三腔球囊不超過48小時,每12小時放氣5-10毫升,防止食管和胃底粘膜糜爛壞死。

2.氣囊壓縮12h后,應放氣一次。

球囊壓迫48小時后,仍有鮮紅色血液從胃管中吸出,說明球囊壓迫止血無效,應立即報告醫(yī)生。

3.記錄每天吸出的胃液量和性質,供每天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時參考。

4.每天口腔護理2-4次,沿三腔管從鼻腔滴幾滴石蠟油。

5.防止過度牽拉或滑脫,可能會因食道氣囊喉部阻塞而導致窒息。特別是氣囊充氣牽引時,如果患者呼吸困難,立即放松牽引,抽出食管氣囊內的空氣。

如果出現(xiàn)嚴重呼吸困難或窒息,立即切斷第二個氣囊管。

6.胃腸減壓裝置負壓應保持在8千帕進行引流,使用后應清洗消毒。

7.出血停止12小時后,可從胃管注射藥液。引起氣囊破裂。

8.肝病病人為避免誘發(fā)肝昏迷,可通過胃管注入藥液,促使腸道內積血和其他含氮物質排出,同時抑制腸道細菌以減少氨的產(chǎn)生。

9.出血停止48-72h后,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完全抽去氣囊內空氣,繼續(xù)觀察12h,如無出血,吞服石蠟油30-50毫升,潤滑胃壁后再拔管,以免因血塊的粘滯拉破黏膜再次出血。胃管的護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脫出。

A.固定胃管應用白色橡皮膠布貼于鼻尖部,膠布應每天更換。

B.胃管插入的長度要合適,成人一般約45—55cm.若懷疑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yī)生。此時鼻飼者應暫時停止,待確定胃管在胃中方可進行鼻飼。

[注]判定胃管在胃內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從胃管內抽出胃內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內打氣,用聽診器在胃部聽到氣過水聲。將胃管插入水中無氣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順,防止打折。搬動或翻動病人時應防止胃管脫出或打折。

2.保證胃管的通暢,定時沖洗、抽吸胃液。

定時沖洗,每4小時一次。沖洗時應根據(jù)胃管的型號,手術部位,手術方式等選擇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鹽水沖洗胃管。沖洗時注意用力不可過猛。

若有阻力不可硬沖,以免損傷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瘺。沖洗時若有阻力應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暢,可再沖洗。若抽不出胃液、沖洗阻力大,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

根據(jù)胃液分泌的情況定時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時一次。抽吸胃液時吸力不可過大,以免損傷胃壁,造成粘膜損傷出血。

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量,并做好記錄醫(yī)考搜集整理。

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胃液顏色一般為墨綠色(混有膽汁)。若顏色為鮮紅色,提示胃內有出血。若顏色為咖啡色,提示胃內有陳舊性血液。胃液出現(xiàn)顏色或性質的改變,應及時通知醫(yī)生,給予相應處理。

準確記錄胃液的量:若胃液量過多,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避免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插有鼻飼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潔由為重要(口腔護理)。鼓勵病人刷牙漱口,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給予口腔護理。5.鼻飼的護理:

鼻飼前應先確定胃管在胃內,且沒有腹?jié)q、胃儲留之癥狀后,再行鼻飼。

鼻飼量每次不超過200ml,根據(jù)全天總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況合理分配,制定間隔時間。鼻飼后用溫開水沖凈鼻飼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續(xù)鼻飼應均勻灌入。

鼻飼溫度要適宜,以35℃左右為宜。

持續(xù)灌入時鼻飼液溫度應與室溫相同。過熱易燙傷胃壁粘膜,過涼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及時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鼻飼開始時量易少,待病人適應后逐漸加量并準確記錄鼻飼量。

[注]:

1)食道術后沖洗胃管:用10ml注射器抽3—5ml生理鹽水緩慢沖洗。若遇有阻力,先回抽,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暢。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yī)生。

2)胃大部或全胃切除術后沖洗胃管:用5ml注射器抽1—2ml生理鹽水,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再緩力沖洗胃管。沖洗后應將沖入生理鹽水抽出。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yī)生。

3)結腸、直腸術后沖洗胃管:用5—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鹽水緩力沖洗。若沖洗不暢,可適當調整胃管位置。

4)幽門梗阻病人胃管沖洗:需洗胃病人應遵醫(yī)囑定時給予3%鹽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夾閉胃管半小時后用負壓吸引將胃內容物吸出。沖洗時若遇阻力,可稍用大力點沖,切記不可暴力沖洗。若胃管堵塞應及時通知醫(yī)生更換胃管。

健康宣教:

A.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放置胃管的目的及重要性。

B.指導病人及家屬正確護理胃管:活動、翻身時注意保護胃管,防止脫出、打折。腰穿持續(xù)外引流的護理腰穿置管方法病人取側臥位,頭和雙下肢屈曲,在腰3-4或腰4-5椎體間,用硬脊膜外穿刺針行穿刺術,見腦脊液流出后,硅膠管放人腰椎管蛛網(wǎng)膜下腔內4—6cm,觀察管內腦脊液呈流通狀態(tài)后,在穿刺局部縫1針,將硅膠管予以固定,以防脫出,將該管外接于引流瓶即可。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向病人及其家屬說明治療的目的及重要性,消除恐懼心理,以取得術中的密切配合,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同時也應說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并讓家屬簽字。

2.術前用藥術前30分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顱內壓,預防術中腦疝的發(fā)生。

術后護理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在引流過程中,嚴密觀察病人意識、瞳孔、生命體征變化,正確區(qū)分顱內高壓與顱內低壓性頭痛。顱內低壓綜合征頭痛的特點是:在抬高床頭或坐立時,頭痛加重,平臥后頭痛減輕。

給予放低床頭及停止、放侵引流速度的處理后,頭痛得到緩解。在腰穿持續(xù)外引流的治療過程中,還應觀察局部體征的變化。

2.預防引流感染由于腰穿持續(xù)外引流在一定程度上使顱腔與外界相通,增加了顱內感染的機會,因此護理上我們注意了以下幾點:

(1)病室每日用紫外線消毒2次,減少探視和人員流動。

(2)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潔干燥,隨時觀察置管部位皮膚是否有發(fā)紅腫脹等異常現(xiàn)象。

(3)對暴露在皮膚外端的引流裝置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3次。

(4)搬動病人時,先夾閉開關再搬動,防止引流液逆流。

(5)嚴格遵照無菌操作原則:在更換引流瓶、測顱內壓、椎管內注射藥物等,按照無菌原則進行。

(6)每日更換引流瓶時,留取少量引流液標本做腦脊液檢查,查腦脊液糖、蛋白、細胞記數(shù),或送細菌培養(yǎng),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顱內感染。腰穿持續(xù)外引流的并發(fā)癥主要有腦膜炎及過量引流引起低顱壓,本組無一例發(fā)生腦膜炎。

3.嚴格控制流速腰穿持續(xù)外引流的引流管很細,每分鐘的引流量較少,為保持引流暢通,引流瓶應置于床下,低于腦脊髓平面。引流瓶低于平面20cm為宜。同時使用有調節(jié)器的引流裝置,若引流速度不加以調控,引流腦脊液過多,除可造成顱內低壓外,還可出現(xiàn)氣顱等并發(fā)癥,這是由于虹吸作用使空氣自漏口或引流管進入而產(chǎn)生張力性氣顱。

因此應根據(jù)不同病因嚴格控制流速,一般以2-5滴/min為宜,這樣約10ml/h對腦脊液切口漏者引流量偏多,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者偏少。腰穿持續(xù)外引流過程中要保持均速外滴。切忌陣發(fā)性快滴或因管道系統(tǒng)欠通暢而不滴因此在護理上注意以下幾點:

(1)當病人改變體位,頭部高度發(fā)生改變時應重新調節(jié)引流速度,使病人顱內壓維持在正常水平。

(2)保持引流通暢。對躁動者加以制動,適當給于鎮(zhèn)靜劑,防止牽拉及誤拔引流管。搬動病人、變換體位等,由兩名以上護士共同完成,注意導管走行,各種操作完畢后,確認管子無扭曲、受壓、閉塞、脫落后,見引流狀態(tài)良好,方可離去。

4.及時拔管在腰穿持續(xù)外引流中,隨著腦脊液色澤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細胞計數(shù)的減少,腦脊液漏的停止,應及時拔除引流管。

否則,盡管每天行局部的消毒和更換敷料,仍有可能誘發(fā)或加重感染。拔管前先試行夾管24-48小時,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的變化,如無異常,則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識、生命體征的觀察外,還注意置管處有無腦脊液漏。拔管后置管部位有腦脊液溢出,給予縫合1針加壓包扎,嚴格臥床后痊愈。

腦室體外引流護理1.安全:保持病人安靜,勿使病人自己將引流管拔出,意識障礙病人適當約束并向陪護宣教,取得合作。

2.無菌:整個裝置保持無菌性,每天更換引流裝置(醫(yī)生更換),嚴格無菌操作。

3.流袋(瓶)高度(由醫(yī)生決定):引流管的最高處(開口處)距側腦室的距離(一般以發(fā)際做參照)為10-15厘米。

4.觀察引流量:正常腦脊液每3分鐘分泌1毫升,每小時分泌20毫升,每日400-500毫升,引流量以不超過500毫升為宜。5.引流速度過快(尤其早期>20升/小時),量過大(>500毫升/24小時)的潛在危險:

(1)伴有腦積水的病人,因腦室擴大,驟然引流出大量腦脊液后,可使腦室塌陷,以致硬腦膜與腦或顱骨內板的間隙變寬,導致硬腦膜下或硬腦膜外血腫。

(2)對患有腦室系統(tǒng)腫瘤者,一側腦室的壓力突然降低,引起腦室系統(tǒng)壓力的不平衡可以使腫瘤內出血(瘤卒中)。

(3)對于顱后凹占位病變者,幕下壓力本以偏高,幕上壓力驟然降低,小腦中央葉可向上疝入小腦幕裂孔。為減低流速,術后早期可適當將引流瓶掛高,待顱內部的壓力逐漸取得平衡后,再放低引流瓶的正常高度醫(yī)考搜集整理。

6.觀察引流液性狀:

(1)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無沉淀,術后1-2日可略帶血性,以后轉為橙黃色。

(2)如大量鮮血,或血性腦脊液逐漸加深為腦室內出血。

(3)顱內感染征象:腦脊液混濁,呈毛玻璃狀或有絮狀物可放低引流(由醫(yī)生決定)。

7.保持引流通暢: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成角,無腦脊液流出或無搏動時向醫(yī)生匯報,由醫(yī)生調整。

8.記錄:在一般患者護理記錄單上每班記錄引流量及性狀,大夜班7點總結24小時引流量,記錄于體溫單上。

9.引流時間:一般為3-5天,不大于一周。

10.雙側腦室引流時,兩側引流管不能同時打開,采用交替開放的辦法可避免形成氣顱。

11.注意病人或外出檢查時需暫時夾閉引流管避免引流瓶內的腦脊液或空氣逆流至腦室內。

12.管后注意有無腦脊液漏,局部有無炎癥反應,是否再度出現(xiàn)顱內壓增高等。

腹腔引流的護理一分類:

1、皮管:橡膠管和硅膠管二類

2、特殊引流管:T形管、U形管等二適應征:

1、空腔臟器產(chǎn)孔或外傷破裂,常以發(fā)生繼發(fā)腹膜炎2、腹膜及臟器內的膿腫,為了治療目的可用穿刺置管或手術切開引流3、手術創(chuàng)面很大,局部滲液,滲血多,易繼發(fā)感染時三護理1、根據(jù)病情需要觀察腹腔內可能安置幾種引流物和數(shù)根引流管,病人轉入病房必須清點,最好根據(jù)作用或名稱作好標記病接引流瓶。

2、分別觀察記錄引流出物質的性狀和量,外層敷料濕透及時更換并估計液體量,引流管如無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時應防止引流管脫出或折斷滑入腹腔,滑出者應更換新管插入。

4、需負壓引流者應調整好所需負壓壓力,并注意維持負壓狀態(tài)。

5、紗布或凡士林紗布填塞止血者應密切觀察全身情況,若以穩(wěn)定應在48—72小時拔除,或換新的紗布再填塞。

6、預防性應用的引流管應在48-72小時拔除,如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則應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膿液應視具體情況而定7、腹腔內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則每2-3日應轉動皮管一次,以免長期固定壓迫造成繼發(fā)性損傷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藥物或作管腔沖洗,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原則操作

9、觀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發(fā)癥如壓迫組織壞死出血、腸瘺,繼法感染,疼痛等應當及時拔除或換管,處理并發(fā)癥。胃腸減壓管一適應征:

1梗阻、急性胃擴張、胃出血。

2.彌漫性腹膜炎。

3.腸梗阻。

4.大、中型手術,尤其是作消化道吻和者。

二護理:

1、用前應了解病人近期有無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靜脈曲張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發(fā)生損傷。

2、常觀察引流物的情況,如有大量血性液,應計算并通知醫(yī)生處理,如吸出引流胃腸液過多,應注意血容量和電解質的平衡。

3、持負壓、管道通暢。負壓吸力不可過強,一般負壓‘為-6`~8KPA以免堵塞管口和損傷胃粘膜。

4、期使用者應加強口腔護理和鼻咽腔的護理。

5、時停用胃腸減壓并拔除胃管,指征:病情好轉;無明顯腹脹;腸蠕動恢復;肛門有排氣排便者。胸腔閉式引流一目的:除胸膜腔的積液和積氣,維持胸膜腔的正常負壓,防止縱隔移動,促進肺復張。二適應癥:于治療膿胸、氣胸和血胸,開胸手術后可防止胸腔積液和預防感染。

(一)導管:選用內徑較粗、彈性和硬度適宜的硅膠管或橡皮管,其內端開口成魚口狀,近端再開一側孔,引流管的長度不超過100cm,過長易發(fā)生扭曲,過短則影響病人翻身活動。

(二)水封瓶:為一帶橡皮塞的廣口磨口瓶,通過橡皮塞的兩個圓孔分別插入長短玻璃管各一根,長管必須插至水面下3—4CM,短管插過瓶塞即可,瓶內氣體通過短管與大氣相通。

(三)負壓吸引裝置:嚴重氣胸、肺纖維板剝脫術或肺段切除術后、小支氣管和肺大量漏氣者,為迅速排除胸膜腔內氣體并維持負壓,可采用負壓吸引。其裝置是在水封瓶之后加一開有三個圓孔的橡皮塞廣口瓶,插入一長短兩根玻璃管,兩短管分別與吸引器和水封瓶相接,長管即調節(jié)壓力管,根據(jù)需要插入水面下10—12CM,上端與大氣相同。

(四)插管的位置:以排氣為目的者,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以引流液體為主者,取液中線與液后線之間的6—8肋間。

(五)護理:

1.腔閉式引流的個裝置,使用前嚴格檢查有無漏氣或破裂;使用前必須全部進行滅菌。

2.膜腔導管插入后,將其固定好,立即與水封瓶相接。相通后,如管內的水柱上升并隨呼吸而上下波動,則表示引流管通暢。

3.人取半臥位,鼓勵病人深呼吸或咳嗽,增加肺活量,促進肺復張。

4.持引流管通暢。

如引流管內水柱停止波動,并且病人出現(xiàn)胸悶、憋氣,則提示引流不暢,應急時處理。

5.察引流量及性質。一般開胸手術后2小時內引流量為100—300ML,24小時引流量為500ML.8小時內多為血性液體,若引流液的速度快且量大,每小時大于200ML,考試慮為胸腔內出血,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6.日更換引流瓶。更換時應先用血管鉗夾注引流管,防止氣體進入胸膜腔,并且要嚴格無菌操作。確實銜接無誤,封閉良好后,開放止血鉗,鼓勵病人咳嗽或深呼吸。

7.人下床活動時,要用血管鉗夾注引流管,勿使水封瓶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瓶內液體倒流;如水封瓶破碎或其銜接部位脫節(jié)時,應立即將引流管上端夾閉。如引流管脫出胸腔,可用手指捏壓傷口,消毒后用無菌敷料封閉報告醫(yī)生處理,切不可將脫出的引流管再度插出胸膜腔,以免造成損傷和感染。

8.開胸術后24—48小時,引流液(8小時)少于50ML,無氣體排除,病人無呼吸困難,X線檢查證實肺已完全復張,即可拔管。膿胸病人引流液每日少于10ML時,方可拔管。

拔管時,讓病人取坐位,消毒后剪斷固定縫線,囑病人吸氣后屏氣,術者一手拔除引流管,另一手迅速用備好的凡士林紗布封閉傷口,夾蓋敷料后妥善固定。拔管后需觀察病人有無呼吸困難,傷口有無漏氣、滲液和皮下氣腫。

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9.全肺切除的病人,胸腔引流管要用止血鉗夾住,從而來調節(jié)胸膜腔內的壓力,防止縱隔擺動,影響呼吸循環(huán)功能,并應經(jīng)常觀察氣管的位置。

方法:將食指和無名指分別置于雙側鎖骨內端,中指輕置于氣管上,觀察食指與中指、中指與無名指之間的距離是否相等。如氣管的位置向健側移動,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在嚴密觀察下開放胸管,放引流液一次不超過200ML;

如偏向患側,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注入氣體等)[患側胸腔的填塞

(1)胸壁塌陷

(2)積血機化

(3)隔肌上移]胰腺引流管護理技術一目的:將含胰酶、毒性物質和組織清除,使胰液引流通暢,防治急性發(fā)作,改善營養(yǎng),調整胰腺功能二適應癥:

1.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尤其合并感染。

2.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3.急性胰腺炎經(jīng)內科治療進一步惡化者。

三.胰腺引流管護理:

1.妥善固定:因為引流管不但放置部位深,而且引流時間長,放置部位在胰頭后胰腺上下胰床前及胰尾等處,所以須經(jīng)常檢查固定情況。

2.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以防阻塞。因為重型病人常有血塊、壞死組織脫落,容易造成引流管阻塞。

3.觀察及記錄引流物的性狀、色澤和量:引流液為無色透明水樣滲液,記錄量時應準確,必要時應用注射器測量。

4.定時檢查引流液中的淀粉酶和細菌……

5.必要時更換引流袋,注意嚴格無菌操作及妥善處理污物。

6.臥位: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取半臥位,并經(jīng)常更換體位,以利引流。

7.每天定時監(jiān)測血糖和尿糖。

8.按醫(yī)囑及時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藥物,減少胰液分泌四并發(fā)癥的觀察:

1.胰瘺:觀察腹腔引流有無無色透明腹腔液經(jīng)常外溢,淀粉酶含量高,為胰液外漏所致,合并感染時引流液可呈膿性

2.感染:如果顆粒物質堵塞引流管引起囊腫內積液,可引起感染,首先出現(xiàn)引流液明顯減少,然后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這時應及時更換引流管。

3.假性胰腺囊腫:多發(fā)生在重型胰腺炎病后2-3周,為胰腺壞死組織或膿腫內容物在胰腺內外液化積聚所致。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昭昭精選考題
  • 歷年題目

    題目實戰(zhàn)演練
  • 章節(jié)練習

    章節(jié)專項突破
  • 模擬考試

    優(yōu)質模擬題
  • 練習記錄

    提高復習效率
真題強化班

講師團隊 MORE

昭昭講師

昭昭老師 昭昭醫(yī)考創(chuàng)始人

查看詳情

昭昭免費體驗課

【執(zhí)業(yè)醫(yī)師】

呼吸系統(tǒng)-昭昭老師

點擊試聽









近期直播 MORE

  • 今日已打卡

    11396人
  • 準確率

    87.06%
冉* 同學 今日已打卡
周*岳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黃*鋒 實習生 今日已打卡
史*鋒 藥師 今日已打卡
任*偉 教授 今日已打卡
白*怡 主任 今日已打卡
郝*宇 同學 今日已打卡
丁*立 同學 今日已打卡
李*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劉* 實習生 今日已打卡
王*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賀*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韓*玲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李*超 同學 今日已打卡
趙* 同學 今日已打卡
郝*楠 主任 今日已打卡
王* 同學 今日已打卡
陳*竹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陳* 同學 今日已打卡
李* 同學 今日已打卡
韓*鵬 藥師 今日已打卡
余* 同學 今日已打卡
董* 教授 今日已打卡
佟*經(jīng) 實習生 今日已打卡
王*智 同學 今日已打卡
牛*宇 同學 今日已打卡
馬*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蘭*晶 同學 今日已打卡
王*男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李*松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陳*偉 醫(yī)生 今日已打卡
立即打卡

請掃碼進入刷題模式

APP下載

微信公眾號

  • 優(yōu)選課程
  • 免費資料
  • 學習指導
  • 復習規(guī)劃

熱門報考(專題)

登錄窗口
注冊登錄后,系統(tǒng)將自動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