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士執(zhí)業(yè)備考:非言語心理治療相關內容昭昭醫(yī)考官網編輯整理如下:
即傳入病人腦內的外界信息不一定是言語的,而是形象的。當然這種形象信息遲早要轉變成有意識的認知,即通過言語中介成為有意識的認知活動,但在治療過程中首先改變病人病態(tài)情緒的是非言語的形象。
針對病人的心理障礙和性格特點,安排病人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和情境中,使傳入到病人大腦的信息與原來的完全不同。
病人逐漸感到新穎、輕松、舒適、寧靜、愉快,消除了原來的厭煩、緊張、不安、焦慮、憂郁的情緒,從而使原來的癥狀逐漸消失,達到治療的目的。
例如讓病人聆聽他喜受的樂曲,或讓他彈奏、作曲;欣賞色彩鮮艷的畫冊,或者臨摹寫生;觀看激動心靈的電影、話劇、戲曲、甚至參加演劇;到山清水秀的地方旅游,或者到風景如畫的療養(yǎng)院去休養(yǎng)。
這一類通過非言語的心理治療,有的已形成為專門的治療技術,如音樂療法、繪畫(書法)療法,雕塑療法,心理戲劇療法等等。
其中大部分療法雖然都要病人參與,進行有效的形體動作和認知活動,但是主要通過非言語的音響、色彩、情境和動作信息來改變其心理狀態(tài),
此外,醫(yī)院環(huán)境的綠化、美化,針對不同病種和不同對象布置診室和病房,包括室內燈光、色彩和各種陳設都起著非言語心理治療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shù)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shù)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shù)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