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燒傷面積計算
燒傷面積是以燒傷部位與全身體表面積百分比計算的。
第一個24小時補(bǔ)液計算=體重(kg)×燒傷面積(%)×1.5(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
(1)新九分法:頭、頸、面各占3%,共占9%;雙上肢(雙上臂7%、雙前臂6%、雙手5%)共占18%;軀干(前13%、后13%、會陰1%)共占27%;雙下肢(兩大腿21%、兩小腿13%、雙臀5%、足7%)共占46%(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雙臀占五、會陰一,小腿十三、雙足七)。
(2)手掌法:傷員自己掌的面積,等于自己身體面積的1%計算。
(3)兒童體表面積的計算:小兒頭部面積為9+(12-年齡)小兒雙下肢面積為46-(12-年齡)。
2.小兒身高計算
出生時約為50cm,半歲時約為65cm,一歲時75cm,2歲時87cm,2~12歲身高=年齡×7+70(或75)。
3.頭圍
出生時約為33~34,1歲以內(nèi)增長最快。1歲時46cm,2歲時48cm,5歲時50cm,15歲接近成人54~58cm。
4.胸圍
出生時平均32cm,一歲時頭圍與胸圍大致相等,約46cm。
5.牙齒
乳牙計算公式:月齡-4(或6)。
注:出生后4~10個月乳牙開始萌出,12個月未萌出者為出牙延遲。
6.囟門的閉合時間
1~1.5歲閉合。
7.乳腺癌手術(shù)后肢體活動時間
(24小時)動手,三天(1~3天)動肘,功能鍛煉朝上走,四天可以動動肩,直到舉手高過頭。
8.小兒體重計算
1~6個月:出生體重+月齡×0.7;
7~12個月:6+月齡×0.25;
2~12歲:年齡×2+8。
注:出生體重平均為3kg,生后3~4個月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1歲時約為3倍,2歲時約為4倍。
9.計算基礎(chǔ)代謝的計算
BMR=脈率+脈壓-111。
10.青霉素治療的疾病
破傷風(fēng)、梅毒、肺炎球菌感染、猩紅熱。
11.流速和輸液所用時間計算
滴數(shù)(ml)=[液體總量(ml)×滴系數(shù)(滴/分)]/輸液所用時間輸液所用時間輸液所用時間(min)=[液體總量×滴系數(shù)]/滴數(shù)
注:點滴系數(shù)可有2015滴/分,一般無特殊說明默認(rèn)為15滴/分。
12.預(yù)產(chǎn)期計算
末次月經(jīng)第,月份減3或加9,日期加7(陰歷日期加15天)。
13.小兒預(yù)防接種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歲乙腦。
14.吸氧濃度的計算
吸氧濃度(%)=21+4×氧流量(L/min)。
免責(zé)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nèi)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涉及侵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9.65MB 下載數(shù)1489 下載
8.36MB 下載數(shù)2365 下載
10.49MB 下載數(shù)7594 下載
請掃碼進(jìn)入刷題通關(guān)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