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臨床助理醫(yī)師檢查內容創(chuàng)傷試驗地點:機械性創(chuàng)傷急救與治療”的內容是考生關心的問題。昭昭醫(yī)考官網小編整理了重點考試內容,希望對考生復習有所幫助。
機械創(chuàng)傷
一、概述
二、清創(chuàng)的目的是把被污染的傷口變成干凈的傷口。越早越好,清創(chuàng)可在傷后6~8小時內達到一期愈合。詳見技能測試。筆試要注意幾個細節(jié):
1.將原傷口周圍皮膚切除1~2 mm,必要時可擴大傷口,沿縱軸切開整個肢體,穿過關節(jié)的切口做成“S”形。
2.從淺到穿梭,去除失活組織,清除血腫、血凝塊和異物,損傷的肌腱和神經可酌情修復或只覆蓋周圍組織。
3.徹底清創(chuàng)后,時間短、污染輕的傷口可以縫合,但縫合不宜過緊或過緊,以傷口邊緣為度。應根據傷口情況放置必要的引流管??p合后皮膚消毒,包扎,必要時固定剎車。
4.如果傷口污染較多或傷后治療時間已超過8~12小時,但未出現明顯感染,或頭面部頸部有輕度感染,仍可進行一期縫合,傷口可留置生理鹽水紗布引流??赡軙腥狙舆t縫合。
三、換藥目的:觀察傷口的變化,清除阻礙傷口愈合的異物、分泌物、縫線、壞死組織,控制局部感染,保護傷口肉芽組織健康生長,促進傷口愈合。包括感染傷口的處理、無菌切口的引流和縫合。
四、急救與治療
1.急救必須以急救為主,包括心跳、呼吸驟停、大出血、窒息、張力性氣胸、休克。常用急救技術:復蘇、通氣、止血、包扎、固定、撤離。
(1)復蘇:發(fā)生心臟驟停、呼吸驟停時,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心肺腦復蘇,并迅速給予初步生命支持。所有操作應標準化、快速和準確。
(2)通氣:爭分奪秒緩解各種梗阻原因。
(3)止血:動脈出血呈鮮紅色,快速間歇噴射;靜脈出血多為暗紅色,持續(xù)涌出;大多數毛細血管損傷都是出血,呈鮮紅色,從傷口慢慢流出。常用止血方法:止血帶使用注意事項:不要綁太緊止血;
(2)止血帶上的傷員應有明顯標志,并注明開放時間,優(yōu)先撤離;如果由于長時間使用止血帶,遠端肢體已經壞死,則在截肢前,應在原止血帶近端加一條新止血帶;
(4)松開止血帶前,應進行輸液或輸血,補充血容量,打開傷口,準備止血器材,然后松開止血帶。
(4)包扎:目的是保護傷口,減少污染,固定骨折,壓迫止血,關節(jié)包扎止痛。遇到暴露污染的骨折斷端或內臟,不要輕易接受。如有腹腔組織脫垂,包扎前應使用干凈的器皿保護。不要將敷料直接敷在脫垂的組織上。
(5)固定:當骨骼、關節(jié)受傷時,應固定制動器,以減輕疼痛,避免骨折端血管、神經損傷,便于休克的防治和運輸、撤離。一般固定范圍應包括骨折部位遠近兩個關節(jié)。傷口出血的患者應止血并包扎后再固定。暴露的骨折端不應返入傷口,固定夾板不應與皮膚直接接觸,應墊襯。
(6)搬運:對于骨折的傷員,尤其是脊柱損傷的傷員,搬運過程中必須保持傷情穩(wěn)定,以免加重傷情。
2.進一步治療
(1)判斷損傷
(2)呼吸支持:必要時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3)循環(huán)支持:以主動抗休克為主。心臟驟?;颊邞⒓催M行胸外按壓、藥物治療或除顫起搏。心包填塞患者
髂靜脈或下腔靜脈損傷及腹膜后血腫患者,禁止通過下肢靜脈輸血或輸液,以免增加傷口出血。
(4)鎮(zhèn)靜、鎮(zhèn)痛、心理治療。
(5)感染的防治:根據無菌操作原則給予抗生素。開放性外傷應加破傷風抗毒素。
(6)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處理。
(7)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保護重要器官功能。
3.閉合性創(chuàng)傷的治療:淺表軟組織挫傷和扭傷。
(1)淺層軟組織挫傷: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壓痛或皮膚發(fā)紅,然后發(fā)展為皮下淤血。常用:理療或包扎制動。
(2)閉合性骨折脫位:復位制動后可選擇各種外固定或內固定方法。
4.開放性傷口治療:劃傷、淺表小刺傷、小切口:非手術治療。其他:所有斷裂的組織都可以手術修復,具體方法要根據損傷情況來判斷。此外,開放性外傷患者應在傷后12小時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可預防破傷風。受污染和感染的傷口考試慮使用抗生素。
以上是“臨床助理醫(yī)師檢查內容創(chuàng)傷試驗地點:機械性創(chuàng)傷急救與治療”的內容,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祝考生順利通過2021年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9.65MB 下載數4859 下載
8.65MB 下載數8956 下載
7.61MB 下載數3265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