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昭昭醫(yī)考!
十四次黨代會以來,學校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新時代特色、西南交大風格”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深入推進新時代“大思政”育人工作“1333方案”,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大思政”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交大青年學子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更加堅定,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更加彰顯,立志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愿望更加強烈。
引導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親和力和針對性
“在青藏高原這個‘世界屋脊’上建造超長的現(xiàn)代化鐵路,需要面臨‘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tài)脆弱’三大難題考驗。青藏鐵路建設者們最終完成這項平均海拔4438.71米,最高海拔5072米,總長1142公里,堪稱世界鐵路史上偉大創(chuàng)舉的超級工程?!痹谕聊竟こ虒W院“‘紅土’思政大講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向兩萬多講師生講述在雪域高原上發(fā)揚青藏鐵路精神,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的感人故事。
盧春房院士首開“紅土”思政大講堂
“盧院士立志報國、建設青藏鐵路的故事深刻而感人。青藏鐵路修建不易,但老一輩鐵路人滿懷熱血與信心,克服種種困難,修建出那條神奇的天路。作為新時代的交大學子,我們也應用自己所學,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睂W校土木工程學院本科生趙玥說。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如何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引導交大學子樹立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為辦好思政課這門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學校不斷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持續(xù)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nèi)容的思政課程群建設,面向不同層次學生分別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選修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必修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必修課。完善思政課選修課課程體系,結合通識課程開設實際,開設本科生選擇性必修課程,確保學生至少從“四史”中選修1門課程。
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別開設“鐵路與民族復興”“中國精神”思政選修課,精心制作“兩路精神及其傳承弘揚”精品展示課,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學校學科專業(yè)特色以及學生個人成長結合起來,深受學生歡迎……
“中國精神”思政慕課
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更加緊密地結合,學校與中國中鐵聯(lián)合開展中國中鐵—西南交大“新時代校企思政聯(lián)合體”共建項目。一位從大涼山深處走出的交大學子在聽完中鐵隧道局優(yōu)秀青年員工王雪健分享自己作為成昆鐵路建設者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悟后,提筆為王雪健寫信。他在信中向新成昆線建設者致敬,向新中國建設者致敬:“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凝為‘感恩’二字;字字句句,句句字字,化為‘傳承’之志?!?/p>
中國中鐵—西南交大“新時代校企思政聯(lián)合體”
“如今,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化對鐵路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會有影響嗎?”在課程思政示范課《行車組織》課程配套系列講座上,面對同學的提問,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楊壯向?qū)W弟學妹們講到:“一名合格的鐵路人,既要‘專精’,以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又要‘廣博’,須明白全局形勢,了解身處的崗位應有的自我要求。”
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親和力和針對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軌道上的思政課”“田野上的思政課”“長征路上的思政課”等思政課實踐教學新形式、“教材-課程-教師-案例”四維一體的“高鐵中國”特色課程思政展示平臺的探索與打造,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滋味和有聲色
“映入大家眼簾的是我館最大的展陳實物——東方紅21型內(nèi)燃機車,以這臺機車為中心的造型,寓意著西南交通大學像一列火車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中,雖歷經(jīng)艱難險阻卻仍不忘交通報國的初心……”在學校校史館,校史志愿講解團成員正在為參觀的新生講解。參觀校史館是每年新生入學教育的“必修課”,總建筑面積4200余平方米、500余件展品的校史館,讓每一位參觀者感受到交大人的奮斗足跡。講解團的同學說,“講解的過程,不僅是一次傳播交大歷史文化的過程,更是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過程,我們要做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交大故事的排頭兵!”
師生到校史館參觀
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以“建黨百年”微視頻主題作業(y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堂。32個教學班,100余份微視頻作品,內(nèi)容涵蓋了五四運動、建黨史實、革命精神、脫貧攻堅和抗擊疫情等。學生通過表演歷史情景劇、朗誦革命詩歌等方式深入學習黨的百年歷史。交通運輸學院2020級交通工程學生趙宇家說:“隨著我們對故事情節(jié)的深入解讀,對革命烈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無數(shù)革命英烈將個人利益與生死置之度外,才造就了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每當我一步步走過百年階梯時,都能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人民越過急流險灘,穿過時代滄桑的不屈意志,更堅定了我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泵┮陨龑W院2018級機械專業(yè)周士祺說?!傲笾黝}走廊+黨史百年階梯”為基礎的“六橫一縱”全景化、沉浸式的學生社區(qū)育人場,讓思政工作走近學生。學?!耙徽臼健睂W生社區(qū)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建立打通了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
“六橫一縱”全景化、沉浸式學生社區(qū)
圖書館內(nèi),同學們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對書籍進行分類整理,確保每一本圖書回歸原位,借閱更加便利。“當一本本書被整齊有序地排列在書架上,我體會到了圖書管理員工作的辛勞,也懂得要珍惜他人勞動成果?!辈牧峡茖W與工程學院學生王鴻說到。圖書整理、雕塑清理、衛(wèi)生清潔、拔草、自行車歸整擺放等100余項形式多樣的集體勞動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勞動最光榮”。
學校集體勞動日
黨史學習教育期間,一款名叫“播遷路上學四史”的小游戲推出后便在學生群里“火”起來了。這款基于微信小程序開發(fā)的手機游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設計游戲頁面,“四史”知識、學校歷史設置于關卡中。“‘播遷路上學四史’小游戲讓我對‘四史’學習更有熱情了?!比宋膶W院學生陳雪瓊說,游戲形式為學習增添了趣味性。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網(wǎng)上,讓有意義的做成有意思的,思政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顯著增強。
“播遷路上學四史”微信小游戲
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滋味、有聲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學校深入推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電氣工程學院“小電的自傳”等系列讀本、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三因工作法”、黨外知識分子深入聯(lián)系學生工作機制……學校不斷探索思政工作的新路徑。
鼓勵青年學生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隨學校川藏鐵路建設博士服務團奔赴西藏,實地調(diào)研了川藏鐵路關鍵橋隧等控制性工程,并就川藏鐵路建設中優(yōu)秀技術人員面臨怎樣的潛在科學難題等進行了交流?!闭劦饺ツ甑氖罴賹嵺`,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2018級博士生肖典直言收獲很多。
圍繞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學校充分發(fā)揮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學科優(yōu)勢、人才優(yōu)勢,成立全國首支專門服務于川藏鐵路建設的博士服務團,首批成員由20多名多學科、跨專業(yè)博士生組成。服務團在色季拉山隧道、波密段工程等地開展調(diào)研交流、現(xiàn)場勘察,把奮斗的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川藏鐵路建設博士服務團實地調(diào)研川藏鐵路
“我曾長期在青藏高原及周緣從事地質(zhì)資源調(diào)查與研究工作。在野外工作中,時常會遇到道路受地質(zhì)災害影響而受阻的情況,有些村落道路在雨季甚至處于中斷狀態(tài),生活物資只能靠人背馬馱等方式運送,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出行帶來很大不便。路雖然修通了,但在地質(zhì)災害研究領域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這次實踐,更加堅定了自己攻克難關助力川藏鐵路建設的決心?!毙さ浔硎?。
既有遠大抱負,又要腳踏實地。學校深入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成立100余支“青年紅色逐夢之旅”、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等專項實踐隊,深入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報告、調(diào)研考察、座談交流、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交大學子在學習實踐中,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綻放光芒。
學校開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實事,鼓勵更多跟自己一樣來自山區(qū)的孩子們,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去追逐不一樣的未來。”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學校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馬爾康分團團長羅洪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學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論宣講團、博士生宣講團、理論學講團,讓學生在學思踐悟中把握時代脈搏。博士生宣講團走進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解放鄉(xiāng)火普村、三岔河鄉(xiāng)三河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追尋習近平總書記足跡,走訪彝族農(nóng)戶家庭及村委會,感受涼山彝區(qū)的扶貧艱辛與成果。研究生“紅路”理論學講團聯(lián)合清華大學博士生宣講團開展接力宣講,共話冬奧故事、感受冬奧精神。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fā)現(xiàn)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nèi)心感應時代脈搏,交大學子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yè)全過程、融匯在事業(yè)追求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fā)、勇毅前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nèi)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