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醫(yī)考試正在進行緊張的復習。為了幫助參加2021年中醫(yī)考試的考生順利復習,2019年中醫(yī)考試穴位考點:足太陰脾經-昭昭醫(yī)考官網小編收集整理了2019年中醫(yī)考試穴位:足太陰脾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足太陰脾經
1.隱白:定位:腳趾內側趾甲跟角后0.1寸,大腳趾遠段作用:調經調血。主治:脾不統血、崩漏出血、癲癇、多夢、驚風、腹瀉等。艾灸治療崩漏較好。
2.太白:定位:第一跖趾關節(jié)后方,紅白肉緣作用:是經絡的本穴,運土穴有很大的健脾功效。理氣健脾主治:上腹痛、嘔吐、腹脹、腹瀉等。
3.公孫:位置:第一跖骨基前下緣,紅白肉緣作用:健脾和胃適應癥:是絡穴,也是八脈交會之穴,常與內關結合治療胃、心臟疾病。常用于治療胃痛、嘔吐、心悸、胸悶、氣短。
4.三陰交:定位:內踝上方三寸,脛骨后緣作用:健脾利濕,調理肝腎適應癥:男女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治療的重點。超過中極關元點。同時可用于治療因肝、脾、腎三虛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等癥。深度刺激會影響子宮并導致流產,因為小腿內側有皮神經,皮神經來源于腰骶叢中的隱神經和深層的脛神經。因為一穴與三經相連,所以適應癥廣。
5.銀陵泉:位置:脛骨內側踝,下背部凹陷作用:健脾利濕適應癥:龔克能利尿,主治水腫、腹瀉(利尿通便)、黃疸等疾病。
以上是關于2019年中醫(yī)考試穴位考點:足太陰脾經-昭昭醫(yī)考官網中醫(yī)考試:足太陰脾經穴位。欲了解更多關于2019年中醫(yī)回顧的信息,請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中醫(yī)考試欄目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2365 下載
10.3MB 下載數3652 下載
9.65MB 下載數2659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