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血下又稱新生兒黑糞癥、新生和低凝血酶原血癥、維生素K缺乏癥等,多在出生后2~6天出現。主要因為維生素K缺乏所致。
一、判斷
1.早期出血:多在出生后24小時出現,可見皮膚、臍殘端滲血,甚者腸道出血為黑便,或顱內出血。
2.典型出血:常在出生后2~7天出現嘔血、便血、皮膚血斑、鼻出血、陰道出血、尿血、甚者肺和顱內出血導致休克。
3.遲發(fā)出血:常見于出生的棘間韌帶周至3個月內,顱內出血為多見,患兒前囟膨大,嗜睡,驚厥,皮下或胃腸道出血,破傷風出血不止,預后差。
二、急救
1.盡量使病兒安靜臥床,少搬動。
2.維生素K1每天1~3mg,連續(xù)肌肉注射3~5天。
3.不用配血型,用成人新鮮血5~10ml,一次肌肉注射。
4.胃腸出血者應早喂食,可促進腸內菌群生長,有利于維生素K的合成。
5.胃腸不出血者應早喂食,可促進腸內菌群生長,有利于維生素K的合成。
6.臍部出血應包扎消毒以防感染。
三、預防
1.凡疑產前或經醫(yī)院診察孕子缺乏維生素K時,應肌肉注射維生素K110mg/日,2次/日,連續(xù)3~5天。
2.如是早產兒或發(fā)現胃腸道有畸形者,出血也可肌肉注射維生素K15mg/日,2次/日,連續(xù)3~4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