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執(zhí)業(yè)備考:胰腺癌并發(fā)癥治療,相關內(nèi)容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編輯整理:
胰腺癌的并發(fā)癥以疼痛和黃疸為多見,晚期患者還常伴發(fā)腹水。臨床上在治療胰腺癌時,對上述并發(fā)癥大多在治療主癥時已經(jīng)予以兼顧,但如果并發(fā)癥較為明顯時,可以做另外的相應處理。
1)疼痛。
①蟾酥膏:蟾酥、生川烏、七葉一枝花、紅花、莪術、冰片。諸藥制成布質(zhì)橡皮膏,外貼于疼痛部位。
方中蟾酥、生川烏、七葉一枝花清熱解毒、軟堅消腫止痛,配紅花、莪術活血化瘀,并以冰片香竄為引,使藥物滲透到病變部位的血管,改善腫瘤組織的微循環(huán),溶解和破壞腫瘤組織周圍和瘤內(nèi)的纖維蛋自凝聚,緩解腫瘤組織對神經(jīng)的刺激及壓迫,使疼痛緩解。
②徐長卿:用徐長卿每次3~9g,煎湯代茶飲目艮,亦可用徐長卿注射液2~4ml肌肉注射。
③針刺止痛:體針取三陰交SP6、太沖LR3、公孫SP4(均雙側)。常規(guī)消毒后,快速進針,得氣后留針10分鐘。耳針取交感、神門、三焦、脾(均可雙側)。中刺激,每日一次。
2)黃疸。
①虎茵金曲湯:虎杖30g,茵陳30g,金錢草30g,神曲15g,大棗30g,山楂15g,水煎200ml,加白糖適量,每日分2次服。
本方虎杖、茵陳、金錢草清熱利濕祛黃;神曲、山楂消導利膽;大棗健脾扶正。
②活血通絡湯:丹參、茵陳各30g,桃仁、紅花各10g,郁金12g,穿山甲10g,虎杖15g,皂刺10g.厭油膩者加山楂,黃疸甚者加木賊、夏枯草,皮膚瘙癢加白蒺藜、秦艽。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茵陳、虎杖、郁金清熱利膽退黃,丹參、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穿山甲、皂角刺通絡,全方功能清熱利濕,化瘀通絡,既能消除黃疸,又可止痛消癥。
3)腹水。
蓮苓葶藶湯:半枝蓮、半邊蓮各30g,茯苓、豬苓各15g,葶藶子10g,商陸6g,大棗30g,玄參15g,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半邊蓮、半枝蓮清熱解毒利濕,茯苓、豬苓淡滲利水,葶藶子泄肺利水,商陸破積消水,大棗健脾扶正,玄參益腎補陰,意在補虛防偏。
故應予溫化寒濕,健脾益氣,佐以解毒軟堅為治。本方中以附子溫助陽氣,以黨參、自術、黃芪、炙甘茸健脾益氣,配茯苓、澤瀉、豬苓、薏苡仁健脾利濕,消水以退黃,伍烏藥、木香行氣,雞血藤活血,穿山甲軟堅,又合用白毛藤、石見穿等抗癌藥物,共奏益氣扶陽,健脾化濕,軟堅消癌的功效。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nèi)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shù)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shù)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shù)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