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西藥師備考:帕金森病的相關內容是昭昭醫(yī)考官網小編為廣大考生整理的備考資料,趕快來閱讀:
執(zhí)業(yè)西藥師備考:帕金森病(PD),也稱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本病由黑質、蒼白球、紋狀體和藍斑處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腦內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與膽堿能系統(tǒng)不平衡所致。
1.震顫:特征性的表現(xiàn)靜止性震顫,搓丸樣,也可為擺動樣或姿勢性或運動性震顫;始于一側肢體,初為間斷性,安靜時出現(xiàn)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消失,在緊張時震顫加重,入睡后消失。
2.肌強直:齒輪樣或鉛管樣,肩帶肌和骨盆帶肌受累更顯著。
運動退緩可表現(xiàn)為面具臉、坐位起立困難、發(fā)音困難、構音障礙和吞咽困難等。
步態(tài)異常是帕金森病的最突出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下肢拖曳、蹭地、上肢擺動減少,步幅小,越走越快,稱為“慌張步態(tài)”。
4.平衡障礙:患者站立或行走時不能維持身體平衡,或在突然發(fā)生姿勢改變時不能做出反應,是中晚期的癥狀。
5.非運動癥狀:如便秘、血壓低等自主神經功能受損表現(xiàn),嗅覺喪失,可以在PD初期出現(xiàn)。出現(xiàn)認知損害、抑郁、睡眠障礙、麻木疼痛、不安腿綜合征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6.并發(fā)癥:可出現(xiàn)起床、翻身、行走、進食等活動困難。
疾病早期鼓勵患者積極進行社會參與和醫(yī)學體療,可適當暫緩用藥。
藥物治療的目標是延緩疾病進展,盡可能延長癥狀控制的年限。
藥物治療堅持“l(fā)ow”和“slow”原則,從小劑量開始,緩慢滴定增量。
(1)老年前期(<65歲)患者,且不伴認知障礙:
③復方左旋多巴+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
⑤復方左旋多巴:一般在①、②、④方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加用。
(2)老年(≥65歲)患者,或伴認知障礙:復方左旋多巴,必要時可加用DR激動劑、MAO-B抑制劑或COMT抑制劑。老年男性患者盡可能不用苯海索,除非是有嚴重震顫并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能力的患者。
(1)若在早期階段已DR激動劑、司來吉蘭或金剛烷胺/抗膽堿能藥治療的患者,發(fā)展至中期階段,癥狀改善已不明顯時,應添加復方左旋多巴治療。
(2)若在早期階段已選擇低劑量復方左旋多巴治療的患者,如果此時癥狀改善不顯著,應適當加大劑量或添加DR激動劑、司來吉蘭、金剛烷胺或COMT抑制劑。
1.關注疾病早期表現(xiàn),有震顫、行動遲緩表現(xiàn)應提高警惕。
一級預防:避免接觸殺蟲劑、一氧化碳等;防止腦動脈硬化,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藥物。
三級預防:運動可防止和推遲關節(jié)強直和肢體攣縮,注意直立性低血壓,晚期臥床患者防止關節(jié)固定、壓瘡、墜積性肺炎。
6.適當運動;防止跌倒;衣著寬大,減少扣子,穿平底鞋;坐扶手椅,中晚期床上安置固定架子。
8.注意藥物-食物相互作用:肉類蛋白質中某些氨基酸會影響左旋多巴的作用,應限制攝入,早、中餐低蛋白飲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應避免同時進食蛋白質類食物,二者應間隔2~3h。蠶豆可延長左旋多巴的作用時間。
以上是關于“執(zhí)業(yè)西藥師備考:帕金森病”的內容,更多執(zhí)業(yè)西藥師備考資料內容,可以隨時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相關欄目頁。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shù)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shù)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shù)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