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初級護士資格考試考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護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類型之一,繼發(fā)于嚴重創(chuàng)傷、感染、休克和大手術等嚴重疾病,以進行性呼吸困難和不可糾正的低氧血癥為特征。
1.呼吸道管理
(1)人工氣道的護理:常用的人工氣道有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插管。應注意保持人工通風管道濕潤,供氣系統(tǒng)必須配備濕氣裝置。密封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導管的氣囊壓力一般保持在20cmH2O,平時應保持充氣狀態(tài)。
(2)保持呼吸道通暢:
1)每小時評估患者的呼吸狀況,必要時吸入呼吸道分泌物。主治:經常咳嗽,肺部聽診有痰鳴,呼吸機高壓報警等。
吸痰方法:首先選擇合適的吸痰管,吸痰管直徑應為插入直徑的一半,直徑過小無法有效吸引,而直徑過大的導管會造成大量負壓,導致肺不完全擴張或肺葉塌陷。吸痰前洗手,戴無菌手套,給患者吸氧。對于分泌物過多的患者,為了稀釋粘液,在抽吸前應向導管內滴入3 ~ 7毫升無菌生理鹽水。吸氣時動作要輕,吸氣要在氣管內上下旋轉,不要有刺激動作。抽吸時間應少于15秒。注意評估吸痰前后患者的心率。在兩次吸痰之間給病人休息和吸氧。吸鼻腔或口腔的吸痰管應與氣管吸管分開。對于患者來說,氣管內吸痰是一個不舒服又可怕的過程,患者會焦慮,要說明如何配合。
2)每天定期做胸部理療,每2小時換一次體位,敲敲背部,指導患者咳嗽深呼吸。吸痰時注意吸氧,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血氣分析。
2.維持循環(huán)功能,持續(xù)監(jiān)測心率血壓、尿量、合理補液、靜脈壓的變化。
3.感染預防手術前后注意洗手。務必更換和消毒接觸呼吸道的呼吸機管道和設備。氣管插管應每天更換,氣管切開術應嚴格每天更換一次。
4.營養(yǎng)支持通過靜脈或胃管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
5.心理護理ICU的環(huán)境和各種治療對患者造成刺激,人工氣道導致語言交流障礙。護士要經常上床,給予支持和鼓勵。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